《东高公益云讲堂》(第十一期)新闻
发布时间:2022/6/14 22:11:00 作者:巫雪琴 浏览量:741次
从读懂教学到别人读懂你——信息技术论文写作与发表
——《巫雪琴名师工作室公益云讲堂》(第44期)
新闻撰写:金婧 终审:巫雪琴
一线教师专注于“做”,往往缺乏及时梳理的意识,更缺乏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纵向深挖、横向关联的方法,而对教育、教学经验进一步凝练与提升的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必备能力。为此,“巫雪琴名师工作室公益云讲堂”特别邀请了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》杂志社编辑刘向永教授,于2022年6月13日晚上7:30至9:00,开设名为《从读懂教学到别人读懂你——信息技术论文写作与发表》的专题讲座。
本次讲座,刘向永教授围绕为什么要写论文、教学论文的特点、教学论文的写作过程、论文的基本要素与类型、论文的发表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。
为什么要写论文?刘向永教授提出他的观点:一是要成长,这是反思的重要载体;二是要研究,是探明了问题的边界;三是要交流,是推广的物化成果;四要发展,是专业评审的条件。接着,刘教授与大家将教学论文与科研论文进行比较,从目的、指针、规范和标准四个方面总结了教学论文的特点,提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记录和总结,进一步提炼教学经验,形成教学论文,从而更具有其实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。
结合多年的审稿经验,刘教授指出当下论文写作常见的问题,如选题过大贪多求全、选题陈旧缺乏时代新意,联系实际不足、论文结构不顺、缺乏问题意识等,从一线教师的视角,帮助大家明确了教学论文撰写的要求,即选题聚焦、标题精当、结构合理、论据丰富和表达流畅。特别是论文的选题,应从实践中来,关注教学、教研、竞赛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话题;从文献中来,与作者对话,参考期刊论文选题;从课题中来,聚焦研究问题集中研究;从兴趣中来,对同一主题持续研究,同时提供了论文选题的可能方向,包括亟待解决的教学重难点、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薄弱点或空白点、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要关注热点,拓宽视野。
刘教授指出,要想写好论文,需要有问题意识,要清楚写作的基本过程。他强调,教学论文写作是理解、设计和建造一个新系统的创造性过程,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,更是一个发展超越的过程,从读懂教学到别人读懂你。
讲座最后,刘教授为大家讲述了论文的修改与发表。论文不是写出来的,是改出来的。可以通过细致阅读锤炼和征求别人意见等方法,从论点、材料、文字、标点符号等方面去完善论文的结构以及论文的表达。在发表之前要了解刊物特点和栏目特点,同时要了解编辑的流程,并学会跟编辑交流,当然,对于自己的论文,也要认真排版,严格按照论文发表格式要求编排。
一个多小时的讲座,刘教授以生动详实的案例、深入浅出的理论,从写作、发表到研究,给大家提供了一篮子实用”锦囊“,有力助推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反思,通过论文撰写表达教学观点、凝炼教学主张。
主讲介绍:
刘向永: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教育技术学博士,担任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》杂志社兼职编辑、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等职务。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课程、数字化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工作,曾经承担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课题评审专家、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(NOC)教师赛项主任评委等工作。曾经在《课程教材教法》、《电化教育研究》、《外国教育研究》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;先后出版了《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论》、《翻转课堂实操指南》、《教师怎样用好信息技术》等多部著作和教材;主编了《小学STEAM课程活动设计(中)》、《人工智能教育读本(7-8年级)》等多套中小学教材。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“基于电子书包的师生互动分析与设计研究”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“自带设备学习(BYOD)中的家长参与研究”等多项科研课题。